【輕量化】|能高安東軍裝備清單|6天5夜|12.5公斤不含行動水

寫在前頭

輕量化系列第一篇文章<<【輕量化】爬山要帶什麼?如何輕量化?|登山裝備表下載|輕量化登山首部曲>>主要只簡述輕量化的初步定義和概念,裝備都尚未升級,完全只透過簡單替換和斷捨離的做法,就可以將3天2夜行程的基本重量壓縮到最初階的輕量化等級,也就是9公斤以下。雙人帳篷還是兩個人分重才能達標。要是沒有旅伴就硬生生要再多1公斤帳篷重。完全是幼幼班等級。

這次為了能高安東軍,要挑戰將6天5夜行程的基本重量控制在9公斤以下,包含一人背的雙人帳篷。這半年來慢慢汰換裝備,反覆斟酌這個我的裝備表大概有上百次,又參考了許多山友的輕量化心得,終於成功在砸小錢(大概陸陸續續花了1萬左右)的情況下,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現在就讓我來跟大家分享吧!

首先直接上行程表,歡迎下載參考。

能高安東軍6天5夜登山裝備表下載處

*可惜最後因為下雨行程取消,精心準備的一切都沒用到,但所有推薦的裝備都有在其他場合實測過哦!

首先根據上一篇文章所附上的登山裝備表,我將登山裝備分為6大系統。以下會一一跟大家分享各系統底下,我做了哪些升級和成效。
背負系統: 登山包、攻頂包、背包套。
睡眠系統: 睡袋、睡墊、枕頭等。
衣著系統: 保暖衣物、替換衣物。
飲食系統:
三餐、行動糧及緊急預備糧。
電子系統:
行動電源、頭燈、照明設備。
其他系統
: 清潔用品、藥品等。

背負系統+睡眠系統: 共3.7公斤

如同前一篇文章提到,登山裝備中背包、帳篷、睡眠系統被稱為the big three 。是輕量化中最大的箭靶,以下分享我目前所使用的裝備,本次升級僅花了約$7,000,輕量了近2公斤!(只能讚嘆陸製品牌了><

首先背包的部分,使用三年的Lowe Alpine 60-70L包,空包重居然達2100g!背包輕量化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砸錢再買一個輕量化的包,但砸錢對於一個小資族來說,卻是最難的>< 前文提到的台灣品牌Hanchor、美國品牌ZpacksHyperlite Mountain Gear的輕量化包包,50L以上的包包動輒要八九千甚至上萬,糾結了很久,最後買的是陸製三峰出起點Pro,背包容量56+10L,背包空重只有880g(不含睡墊),我覺得將睡墊作為背負系統的概念很棒!不過也侷限了只能在需攜帶睡墊的場合才會使用它,且只能使用蛋殼睡墊而不能使用充氣睡墊。

淘寶三峰出戶外旗艦店直接購買約$2200-2400,若直接找台灣代購價格約落在$2800-3000左右。個人覺得是輕量化入門可負擔的價位。官方負重區間極限18公斤,12公斤以下舒適,實測2天1夜背了14公斤仍算舒適哦!

睡墊我選擇的是黑冰蜂巢睡墊,實測重量320g,黑冰淘寶官網價約$500-600。拿來當起點Pro的背負系統也很剛好,比先前使用的充氣睡墊輕了200g。當然充氣睡墊直上Therm-a-Rest也可以做到輕量化,但錢包也會同時輕量化 🙁

睡袋本次沒有汰換,目前使用的睡袋為台灣品牌Down Power Pro漂浮膠囊鵝絨睡袋,重730g,舒適溫度為1度,雖然還可再輕量化一點或再小資一點點,但我想在山上暖暖的睡個覺,睡得好才有力氣爬山享受美景,因此這部分暫時先不對重量妥協XD

帳篷的部分,可直接參考我先前寫的雙人帳篷大評比,最後挑選的是1625g的靜星雲雀,淘寶直購價$4,274。相比我原先的迪卡儂雙人帳輕了575g!

衣著系統: 共2.1公斤

夏季登山的話一件底層、輕羽絨外套當中層、外層風雨衣這樣三層就夠了,輕羽絨外套隨便Uniqlo、Lativ逛一下,女生M尺寸重量200g左右我覺得就可以啦,當然如果預算足夠,150g或甚至接近100g也不是幻想。不過選擇更輕量的與絨衣時,也要留意保暖效果,有時候這就是一個取捨問題,例如膨脹係數和其他設計都相同的羽絨衣中,羽絨填充越多就越保暖也就越重,提醒大家還是要在輕量化和生存之間拿捏平衡,這是需要多次上山多次實驗才能有答案的。一開始登山時,因為不夠了解自己,多帶一點保命用我覺得是必要的。

一般夏季登山(廣泛定義大概5-9月)行進間只穿底層,短暫休息時加風雨外套,晚上再加上輕羽絨外套,基本上就可以抵抗10度左右的溫度。春秋之際(3-4月或10-11月),晚上氣溫會到5度甚至0度左右,我就會多加一件保暖層。 冬天12月-2月間我基本上只爬中級山,無法提供給大家太多0度以下環境的穿著建議。如果想要拍照美美的可以帶個毛帽,不然其實風雨衣的帽子就可以了:P

以材質來說,抗菌防臭的羊毛衣和羊毛襪也是輕量化的好朋友,畢竟要是穿起來不會臭全程都不用換衣服,就不用帶那麼多替換衣物了是吧;) 本次6天5夜行程,我只準備了一套替換的衣服以備因雨需要替換衣服的狀況。實測Montbell 78%羊毛、22%聚脂纖維的羊毛衣,當了7晚的睡衣、爬了1天山(流汗衣服濕透)、外出2天,回家完全沒有異味,就像剛洗好的衣服一樣,拿給兩個朋友聞都沒聞到任何臭味!

除此之外,推薦Naturehike 登山手套 ($250) 給大家。只有20g的重量極度輕量,當然保暖效果就沒那麼好,因為個人爬山不那麼喜歡戴手套,也多只在春夏秋三季爬山,因此手套保暖對我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這款超輕量的手套對我來說就足以應付微冷的天氣和有時需保護手或防滑的情境了。至於觸控功能,確實如評價一般並不是特別靈敏不用抱有太大期待。

雨衣的部分除了選擇防水係數高/Goretex材質的風雨衣外,我還會多帶一件輕便雨衣以備不時之需,一件只要56g,若有什麼狀況可能就是保命的道具,畢竟失溫是登山最致命的危險之一,比起缺水缺糧,失溫只要3小時就能致命。但也要提醒大家,絕對不能想只穿輕便雨衣走能高安東軍哦,能高安東軍路上多有滿滿箭竹和芒草,輕便雨衣連半天也撐不過去的!若對自己的風雨衣不太有信心且天氣偏冷時,也可以考慮將輕便雨衣穿在風雨衣裡面,可以達到雙重防雨和保溫的效果。

飲食系統: 食材共3.2公斤、炊具共1.5公斤

這次安排除了第一晚天池山莊搭伙外,其餘三餐皆自理,研究了很久,才將4份早餐+5份午餐+4份晚餐+和飲料(咖啡奶茶沖泡包是爬山的必需品啊!!!!)+6天行動糧(含預備糧)的重量壓縮到3.2公斤。炊具的部分包含顱頭、瓦斯、鍋碗瓢盆、水袋,輕量化空間還很大,但我還沒有錢升級,而且本次炊具都準備3人份的尺寸,若只煮給自己吃,或與隊友分擔重量,還可以省下不少重量,但人生還長,留著下次升級吧 😛

早餐午餐吃的較簡單,尤其午餐以方便料理為主,重量控制在120g,但晚餐每餐都有主食、肉、蔬菜和湯,平均一餐還只要170g!為了減輕重量,全部使用乾燥、醃製、真空食物,省去保冷系統的重量。這部分會另外在HEIDI’S PLANET 海地星球登山菜單文章區會陸續更新新推出的輕量化菜單,大家可以自行搭配,就不在這兒佔篇幅了。

而我準備行動糧的準備原則就1g5大卡、1天200g,通常會再多帶1天的份做為預備糧。以能高安東軍這樣第一天10點出發、第六天中午附近結束的行程,我會抓5+1天共6天的份量。舉凡高熱量的巧克力、堅果、沙琪瑪、洋芋片、各式各樣餅乾都可以帶。

要特別注意,對我來說,每天約1000大卡的行動糧和1500大卡的三餐,共2500大卡的熱量是足夠的。但每個人所需熱量都不相同,糧食準備真的要多次實驗後才知道自己的需求哦,千萬不要為了輕量化刻意帶太少的食物,以免發生危險。就像雖然粉圓妹的【登山輕量化】用2.6公斤食材,高山長程縱走七天是我的楷模:6份早餐+8份正餐+4份行動糧+預備糧+補給品只用了2.6公斤,但他一天只吃1500大卡,臣妾做不到呀~~~

推薦閱讀:

**這時候還沒太著重輕量化,所以有時也會帶能量飲這種低熱量又重的東西XD 但這次這種縱走行程斤斤計較的,我是絕對不會帶能量飲的!

電子系統: 共0.5公斤

電子系統包含行動電源、照明設備、頭燈、充電線等等。這邊推薦的品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Nitecore。行動電源、頭燈都直接買Nitecore就沒錯

頭燈推薦NU20或NU25,官網就有清楚比較經典輕量頭燈的規格差異(一張圖,秒懂 NITECORE 輕量頭燈 NU20 / NU25 / NU32 / NU35 的差異)。最輕的NU25和NU20基本比較如下,我個人使用的是NU25,平常爬山摸黑的時間不多,覺得已經很夠用了。

行動電源推薦Nitecore NB10000,僅重150g,不過也不便宜,一顆要價1800左右,之前跟到團購單只要1280,真後悔沒有一次買2個。這次能高安東軍6天行程覺得還是要帶個20000比較安心,但臨時要買實在下不了手。最後買了Zendure 10000mAh SuperMini PD ,不僅也非常迷你還支援快充,重量比Nitecore NB10000重了一些,約180g,但價格也親民不少,目前查看官網價1380,上個月買的時候搭配雙11和app首次下載優惠只花了911,我覺得非常划算。實測依照我平常充電的習慣,能將我的iphone SE從40%以下電力充到90%至少5次。

照明設備超推薦這個白牌LED照明燈,一個只要$159,重量還只有85g,實測自然光(第二亮的)撐了18小時,我比他還早放棄XDD,連結在這【續航力超強 台灣出貨】LED露營燈 露營燈 野營燈 充電式露營燈 LED照明燈 LED燈 磁吸燈 戶外照明 露營

其他系統: 共1.5公斤

如同前一篇文章提到,登山裝備

其他這部分包含所有雜七雜八的東西,例如醫藥包、垃圾袋、保養品、濕紙巾、衛生紙、登山杖、防曬等等。如何在這些地方省下重量,完全是一門藝術,真的要多方比較多想想,或參考前人的智慧。

  • 壓縮手帕取代濕紙巾。同樣15張紙巾的重量從108g直接減少到32g。根本無痛輕量化!

結語

輕量化是一個慢慢探索慢慢進步(砸錢)的過程,雖然若想要砸大錢一步到位也不是不可以,但就少了這個探索的樂趣。而且很多東西並不是砸錢就能做到的,例如食材要輕量化靠的是持續的實驗和經驗累積,才能在營養好吃和輕量中取得平衡。以壓縮手帕取代濕紙巾這種突破框架的想法,也不是砸錢就能擁有的。

我個人很喜歡這樣把輕量化當做一個project來做,每段旅程(實驗)後,都能重新檢視還有哪邊可以改進。每次更輕量一點點就覺得很有成就感,不足的地方又可以繼續改進,這樂趣真的要慢慢摸索才能懂阿!

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輕量化的小巧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