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摘要
登山口位置:A進B出。起點福隆火車站,終點石城火車站。
步道類型:原始中級山路徑、多段拉繩、最後一段公路。
步道里程:福隆火車站–1.3K–隆隆古道(福卯古道)登山口–3.8K–隆隆山–4K–石城仔嶺土地公祠–1.9K–石城火車站。共11K。
所需時間:5-7小時 (健行筆記估7小時,我實際走5小時15分)
海拔:15m-433m
累升/累降高度:650m/650m
申請入山或入園:皆免
難度:☆☆☆☆☆☆☆☆★★|2.2級 難度共10級。為區分各級之間微小差距,多加上數字說明。因難度感受容易受當時狀態影響,為避免過於主觀,亦參考其他同行者或前輩意見做出最後評比。
- 不確定難度的意義嗎? 延伸閱讀: 國家公園官方百岳分級表|Heidi’s 路線難度分級及文章總覽|快來挑選適合你的路線 (持續更新。同一路線宿山屋或帳篷,搭伙或全自理難度上都會有很大的差異,需特別留意行程安排是否有差異。
- Heidi體能參考: 山齡7年。百岳數46。負重能力19公斤。陽明山東西大縱走10.5小時。登山腳程約上河0.8-0.9。
- 歡迎追蹤👉Instagram 隨時掌握最新文章
路線介紹
雪山山脈北起新北市貢寮區的三貂角,由北端首座山峰荖蘭山一路向南延伸,「雪山尾稜」即是於東北角入海前這段最尾端的稜脈。
「雪山尾稜北段」以福隆火車站為起點,進入隆隆古道,經隆隆山、隆林山、鶯歌石山、田寮洋山、大堀澳山、石城山後,於石城仔嶺土地公祠與嶐嶺古道交會,也是雪山尾稜北、南分段點,北段路線在往隆嶺古道南口(30分鐘)至石城車站結束,全程約11公里。若要走全段則在經過石城仔嶺土地公祠後繼續前行,經福隆山、大湖山(大湖堀山)、桶盤堀尖東峰、桶盤堀尖等山頭,最後接草嶺古道,終點至大里火車站,全程約16公里。
沿途有幽靜古道、聚落遺跡、原始林相、層疊山峰、翠綠草原,稜線開闊處可眺望海景,卯澳灣、三貂角燈塔、龜山島盡收眼底,秋天賞芒花,景色豐富多變。(整理摘錄自健行筆記)
行程安排
06:24-07:30 台北-福隆 區間快4006
07:40 福隆火車站 13m
08:00 (1.3k) 隆隆古道登山口
08:45 (2.4k) 越嶺鞍部(五叉路) 250m
09:40 (1.4k) 隆隆山 432m 休息10分
10:35 (0.9k) 鶯歌石山 399m (無基石)
11:20 (0.9k) 大堀澳山 311m
11:35-11:40 空地 休息5分吃東西
11:50 (1.1k) 石城山 348m/350m
12:15 (1.1k) 石城仔嶺土地公祠 270m
12:40 (0.7k) 舊草嶺隧道南口(石城)
13:00 (1.2k) 石城火車站 20m
交通方式及費用
這個路線簡直為沒車的山友量身打造,A進B出都有火車可以搭,且火車平均不到一小時就有一班,算是交通非常方便的路線。無論是走北段(福隆-石城)還是全段(福隆-大里),都只要踢幾公里的公路就可以到火車站。
重要資訊
- 最重要最重要: 下雨絕對不要去,前2-3天內(看雨量)有下雨也盡量不要去。翻過山頭後方都是光禿禿的下切,一旦濕滑非常危險。
- 拉繩路線不少,建議戴手套。沿途芒草超高還有很多有刺植物,建議穿長袖(穿短袖的我手臂走完跟受了鞭刑一樣)。
- 幾處芒草較高和岔路較多之處容易迷失方向,記得載好gpx檔。
詳細記錄
完全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前往的路線,春秋涼爽季節限定,冬天多雨濕滑夏天過度曝曬都不適合。位於多雨的東北角,要找到前2-3天沒下雨當天也沒下雨的日子真的很難得。所以即使這天都沒有朋友有空,獨攀我也得去XD
早早出門,7:30踏出火車站時還不算太熱,5月初高溫達30度的日子已經是這個路線最極限的溫度了我想。
從福隆火車站出來右轉,沿著鐵路走10分鐘,到往古道情懷鐵馬出租岔路左轉進入荖寮街,再走約5-6分鐘即會看到隆隆古道(福卯古道)登山口。



進入古道後不久就會開始看到雪山尾稜路標。
多去查了一下福卯古道,原來是從福隆到卯澳間的古道,起點是福隆荖寮坑,終點是卯澳派出所旁,屬於越嶺古道,整條古道步行於林蔭間,起伏不大,後段通往卯澳之路更是沿榕樹溪畔而行,清涼有勁,全程約4小時步程。卯澳漁村是清朝時期僅次於澳底,東北角地區的第二漁港,漁獲豐富,但因交通因素。所以卯澳漁民將捕獲魚貨加工,挑擔走福卯古道 翻過山嶺,到六公里外的福隆運出。(資料來源: 貢寮區公所)


進入古道後約半小時就會開始看到幾處古厝遺跡,特別賴家古厝雖然屋頂損壞,但牆和門框窗框形狀都還完整。古厝和老樹盤根錯結,更增添一絲孤寂和神祕的味道,他們是見證過歷史的存在,遺留下剛好的線索讓我們能藉以想像過去的樣貌。
我因為自己一個人走,不敢(??)走近古厝內多拍幾張照片,但遠遠看著古厝內的格局還隱隱可見。

約走45分鐘來到越嶺鞍部(五叉路),我們右轉接上雪山尾稜(往隆隆山方向)。此時也宣告好走的路段已經結束了。

一改古道中的陰涼的樣貌,雪山尾稜開始在稜線上(有展望)和樹林中來回穿梭,稜線上有高過於人的芒草,林中不時是落差極大需要拉繩的路段,尤其是跨過每一個山頂後的下切路段,簡直折磨人。



從福隆火車站走兩小時整抵達第一座山 ── 隆隆山,早餐消化得差不多了,在這裡小休10分鐘補充點熱量。

繼續往前走幾步發現,情況即將急轉直下XD 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網路上前輩們總是提醒千萬不要下雨/雨後走這個路線,果然之前幾次倒團都倒對了。
圖片可能看不出來有多陡,但目測有好幾段角度大約有60-80度,再加上裸露,視覺(心理陰影)根本直接90度垂降XD


接著依序經過各山頭(隆林山、鶯歌石山、大堀澳山、石城山),翻過山後都有一陣拉繩陡下,接著樹林中稜線中穿梭。
途中看這回望的下切路線,下圖中架有繩索的地方就是下切的路線,真不敢相信自己就這樣勇敢的走下去(因為也沒回頭路了)。

另一個挑戰還有從走上稜線(隆隆山前)至大堀澳山這段,不時有高過於頭的芒草,茂密到根本看不清楚腳下的路,感覺就像在芒草海游泳。穿著短袖上衣的我,手臂更滿是傷痕。
從隆隆山起算45分鐘就可以到達鶯歌石山(無基石),看這樣山海一線的美景,難道這就是天堂地獄並存的樣子嗎?

更多的拉繩陡下,更多的慶幸這是一個乾燥的日子。


中間有一大段我都沒有再拍照了,你只要知道從隆隆山把手套戴上以後,你都會一直需要手套就好了。當你有一瞬間覺得不需要了,驚喜就會再度出現,有時是翻越山頭後下切,有時候是樹林裡一段陡上陡下。從隆隆山至石城山這2小時就是這樣。
接著是較一致的下山,幾處好走的(沒有芒草也沒有拉繩)路段,讓人重新回憶起爬山的美好XD


從石城山至舊草嶺隧道南口近2公里路線要下降近350m也是微陡。果然整段路就是隆隆古道(福卯古道)最親民。
可能是一個人爬山有點緊張,沿途除了超車一組三人隊伍,整座山彷彿只有我一個人,也可能是太久沒爬山這樣手腳並用半天也累了,走到隧道南口的時候,我坐在階梯上發呆了一會兒才回神過來XD
走回石城火車站的路上很開心,每每爬完山的滿足總是溢於言表,我懷疑很多時候,就是那痛苦消失一瞬間帶來的滿足讓我一再地往山上跑,而途中的風景只是僥倖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