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山/中級山】|小觀音山|台北抹茶山|Y型、大O小O傻傻分不清楚|2025.10

路線摘要

登山口位置: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大屯山鞍部氣象站停車場旁或直接google導航至小觀音山步道入口
步道類型:原始路徑為主,Y型路線多平緩好走,若走O型路線會遇到落差較大需拉繩輔助的路段。
步道里程:看路線選擇,約5.5-6.5公里。
所需時間:3小時 (Y型)至6-7小時 (大O型)
海拔:700m-1070m
累升/累降高度:350m/350m (Y型)至700m/700m (大O型)
申請入山或入園:因路線位於鹿角坑生態保護區內,需申請入園,若要攀登非預定路線,還需另外提供登山計畫書,詳情請參考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進入申請,申請網址請點這裡
難度:☆☆☆☆☆☆☆☆★★|1.0級(Y型)- 2.3級(大O型) 難度共10級。為區分各級之間微小差距,多加上數字說明。因難度感受容易受當時狀態影響,為避免過於主觀,亦參考其他同行者或前輩意見做出最後評比。


路線介紹

小觀音山群峰,屬於大屯火山群,因山巒層巒疊翠,有台北抹茶山之美名。主峰高1070m,群峰環繞著的便是台灣最大的火山口。

由火山口邊緣俯視火山口,雄偉壯觀,且四面幾乎為幾近垂直的峭壁所包圍,獨北方因日久沖蝕而有一缺口, 谷內箭竹密佈,宛如絲毯一般。由北方缺口中則可遙見北海岸的山光水色 (摘錄自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根據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定義,共有3條預定路線可選擇,不論選擇哪個路線都會經過小觀音山西峰(&西西峰)、小觀音山、小觀音山北峰(&北北峰)。差別是過西西峰後是原路折返(即下方Y型路線,難度較低)還是拉繩下切經過清風崙/大屯溪古道和小觀音山西北峰的O型路線 (難度較高)

小觀音山Y型線:根據官方預估約6.4公里,費時2.5~3小時。多是平緩好走的原始路徑和水泥戰備道路。

圖片來源: 陽明山國家公園

O型路線的選擇更多,過西西峰後往大屯溪古道走是小O、往清風崙方向走經過小觀音山西北峰則是大O路線 (如下圖所示)。小O型路線約5.5公里,費時5.5-6小時;大O型路線則約6.5公里,費時6-7小時。

本次陰錯陽差(請見下方詳細心得)之下,經過了清風崙後,沒有走向西北峰,而是往大屯溪古道走去,接上小觀音山北峰,硬是走成了一個中O型路線(???),如下方藍色路線。受了清風崙的苦,卻沒有走完西北峰和北北峰,也算是奇葩了XDD

行程安排

09:40 大屯山鞍部停車場出發 830m
09:45 山之家遺址
10:15 小觀音西峰 1043m 休10分
10:35 小觀音西西峰 1056m 休15分
11:20 清風崙 898m
12:15 天女嶺 734m
12:25 大屯溪 700m 休45分
13:25 3號大屯溪古道防迷標誌
14:25 小觀音北峰 1058m
15:00 小觀音主峰 1070m
15:45 大屯山鞍部停車場

交通方式及費用

這路線算是大眾運輸可達的路線,若從捷運北投站,可搭小9、129、230 (約10-30分鐘一班)至陽明山公車總站,轉乘108/108區到鞍部站,即可抵達大屯山鞍部停車場/登山口。一切順利的話約45分鐘可抵達。若從捷運劍潭站出發可搭乘紅5 (約15分鐘有一班),一樣到陽明山公車總站轉乘108/108區間,約需要1小時10分鐘。

但周末人潮眾多,常常需要排隊等下一班車,實際花費時間可能更長。因此若有3-4人分擔車費,滿建議可搭計程車上山,上次實際叫Uber從北投站上車的金額是$440(劍潭站則要($550-$750),約30分鐘即可抵達登山口。下山一樣可叫計程車,會稍微貴一點點(印象中$500上下)且需要一點運氣有車願意上來接。

重要資訊

  • 若走O型路線西西峰至大屯溪谷這段陡下需拉繩,建議戴手套。
  • 路線遇雨會非常非常非常濕滑,強烈建議雨後不要前往。若還是想去,建議走Y型就好。

詳細記錄

是一個從2022年就計畫要去卻總是陰錯陽差沒去成的路線(怎麼感覺這樣的路線很多),趁著10月份連假超多,閒閒沒事做終於約到山友順利成行!

小觀音山登山口就在大屯山鞍部停車場旁不起眼的地方,不起眼到之前我根本沒注意過XD 起登5分鐘就會看到山之家遺址,是日治時期興建作為登山客宿營用的建築,可惜現在只剩下一根看不太出來是什麼的遺址。

在樹林中走沒半小時,瞬間居然有了展望,本來內心對所謂台北抹茶山沒什麼期待的,瞬間精神都來了!

從登山口到小觀音山西峰/西西峰雖然需要爬升200m左右,但其實是滿好走的路徑,撇除若雨後前往還是會很泥濘外,算是滿新手友善的路線,選擇走小觀音山Y型路線的人,抵達西西峰後就可以回頭接戰備道往小觀音山主峰了

西峰到西西峰這段是小觀音山群峰風景最壯麗的地方,可以看到翠綠抹茶山,一側是群山環繞的台灣最大火山口,另一側是繁榮的台北盆地,而且從登山口起登只需要40分鐘,CP值極高。

要走大O型的山友,在小觀音山西西峰處可選擇走清風崙路線(藍色路線)或直接往大屯溪古道(橘色路線,從5號防迷樁旁下切),後面一樣都可以接上西北峰和北北峰。小O型路線則是從大屯溪古道下切,但不往西北峰而是直接到小觀音山北峰。

而我們原先預計走大O型並選擇了清風崙路線,但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最後沒有走完西北峰和北北峰,變成了一個神奇的中O型路線XD

不過O型無論從哪個路線下切都會經歷箭竹海和拉繩下切。而經清風崙的路線是更有挑戰的版本,海拔一路從1000多下降到700m,最陡的路段根本接近垂直(但沒空拍照所以沒照片),要非常小心行走,也不建議新手前往。且因假日山友眾多,不少拉繩段還須排隊,那天我們最後花了近1.5小時才下切到大屯溪旁。

到了大屯溪旁,時間來到12:25,下切後心也很累,正是完美午休時間,多數山友也選擇在這裡午休。

一切本來除了有點想偷懶外還算正常(其實想偷懶也是正常發揮XD),結果同行山友居然在這裡滑了一跤摔進水裡,雖然運氣很好沒有出大事,但我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意外嚇得原本就已不堅定的心直接潰堤,一致決定要早點回家XDDD於是大O型路線就被我們截斷,走成了中O型。

午休(+跌倒驚魂)45分鐘後續行,途經漂亮的溪谷樹林。

從午休處續行15分鐘就經過3號大屯溪古道防迷標誌(海拔約750m),開始在樹林和箭竹林中穿梭爬升,偶有幾段陡升需拉繩,但大致還算好走,只是即使10月份還是非常的熱,揮汗如雨真的是一種狀態不是誇飾法。

快抵達小觀音北峰前的稜線上又有了展望。不過小觀音山北峰沒有基點,只有個牌子可以合照(還是看別人的照片的),我去的時候連牌子都沒看到,真的很不用心XD 幸運的是原先中午起了霧,但居然在我們走到小觀音山主峰稜線時又綻放出藍天。

從北峰又走了約20分鐘,抵達小觀音山主峰。

過了主峰後沿著戰備道就可以走回大屯山鞍部登山口。而最後這段是僅次於西峰-西西峰的美景,十月初的芒草竟已開花隨風搖曳,算是意外的驚喜。

寫文章的此刻正是芒花盛開的季節,純粹想看銀白芒草的山友可以不用走什麼小觀音山Y型、O型,直接從小觀音戰備道入口前往小觀音山主峰,只需50分鐘即可登頂。但請注意一樣需要鹿角坑生態保護區的入園申請,請點這裡上陽明山國家公園系統申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